5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1看书网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化工研究所

第一百二十九章 化工研究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小市民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永远是小市民不停的努力更新的最大动力,ps:求月票中!小市民期待着各位大大的月票,大大们如果手里还有月票尽管投给小市民吧!小市民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拜谢中!)

一个医院如果没有医生,那么这个医院那怕就是设施再先进,恐怕也谈不上是什么医院吧。

作为一个对医疗上面完全就是个外行人的司马,显然不可能给王平太多的帮助,当然司马给了王平一个最有力的支持,就是经费上的支持,每个月三万元的医生工资。

按照这个额度,王平完全有可以从口内招来百名主治医生,以及几百名实习医生。有这一项强有力的支持就足够了。

当然,如果这么大的医院建在口内的任何一家大中城市,估计光是毛遂自荐来医院求职的医生都能把医院的门踩破,可是在口外这种地方呢?

并没有多少医生愿意来口外这种荒原,几乎没有任何娱乐场所的地方,就连王平也是因为有院长这个职位,以及把这里建成全中国最好的医院的野心,两个愿望交织在一起,王平才决定留在这里。

但是对于其它医生呢?想让他们来到这家医院,需要用什么办法,一时之间王平也没有招,用职位?用最好的医院,显然这一些方法都不太合适。

就这么苦思了几天都没想出什么办法,最后没有办法的王平只得在老丈人的指点下,出了一个下策。

骗!

用哄骗的方式把医生先哄过来再说,办法很简单,就是王平自己提供周围认识的医生的联系地址,然后以公司的名义请他们来这里治病。

在邀请信上许诺如果他们来了一定重谢之类,同时还随邀请信附上路费。有着西北公司这么一家公司的招牌在那,再加上路费和可能的仪金。

果不其然就有那么几十个医生被这么王平给哄了过来,哄过来之后,王平并不急着带这些人去看病之类,而是成天带着他们在医院里打转,还有公司提供的小洋房。

总之就是一个目的,就是先让他们自己先动心思留下来。最后王平等人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礼,邀请他们一起把这么一家设备全国最齐完的医院办好。

如果说这个时代的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以及和后世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恐怕就是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充满着热血,而不像后世那般。

不到两月的功夫,王平硬生生用治病这个理由哄来了近百位医生,最后其中的三分之愿意留下来,而公司医院里近百名实习医生,则是王平通过和京城、天津两地的医学院良好的关系,让他们以学校的名义分配到这里实习,当然工资比起他们的同学们一个月八块钱的工资而言,他们一个月二十六块钱的工资,足够他们把汗水洒在附属医院了。

虽说医院建成了,可是在大多数时候,这里都显得很是清闲,相比与较为繁忙的外科,内科则是再清闲不过,以至于医院里的大多数医生,平日里大都是靠着借读医院里的大量的医学专著来打发时间,同时补充一些新知识。

在医院的南角,有一间大房间,这里就是医院的图书馆,相比于国内的其它任何一所医院、医学院而言,这个图书馆里存放着数万册医科类书籍,足以让医院成为国内医科藏书最为齐全的地方。

尤其是上万册英、德原文医科书,甚至于发行时间大都是在1915年左右的最新的专业用书,其实医院之中不少医生都是冲着这里充足的专业书而选择留下来。

医院图书馆一直都是众多医生打发闲时间的去处,必竟这进而头有着全中国最丰富的医科图书。

“子玉,你看这本书怎么样,咱们这医院可真够怪的,初办时没有几个医生,可是这医科书,恐怕全国的都加在一起也没有这里的多吧!你看这些原文书,估计办这个图书馆里,光是为找这些书肯定费了不少苦心。”

站在书柜旁边的王朝梁,从书柜中拿出一本英文原文医科书对身边的李子玉说到,这个时代的大多数院校毕业的西医,大都可以直接看懂原文书,这也是这里有这么多此类书籍的原因。

王朝梁可还真的说对了一件事,为了找这些书司马可谓是费尽了心机,特意找人到很多从事医学教育的专家那里以写一本书的名义,甚至还求助了一些外国医学院校,以收集从1900年到1915年之间的医科书的书名资料。

有了这些书的书名和出版社,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许多,也许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想办收集这些书并不容易,可是在共和四年时收集这些书相对到容易许多。

司马所用的办就是汇款到中国在美英等国的民间商会,同时用电报发出书名,让他们按书名帮忙购买这些医科书。虽说简单,可是花费是巨大的,别的不说光是发电报、买书、邮费,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更何况还需要向这些代购书的商会工作人员支付部分劳务费。

因为现在的欧洲正处于战争之中的缘故,以至于花费更甚耗时更长,购书至今都过了大半年之入,可是仍旧有大量的书籍并没购齐。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从中先挑出一些书,把他给译成中文,给学校送回去,这里的大多数医科书籍,都是欧美最新书籍,如果能译成中文,那就是仅只是我们摹出原文送回学校,相信学校的老师和学弟们也会从中获益菲浅。”

李子玉拿出一本德文外科类书籍对王朝梁说到,刚从京师大学医学院毕来,被老师推荐到这里实习的李子玉在最初刚来到附属医院的时候,还以为之所以会被推荐到口外的医院实习,是因为自己性格太孤傲的缘故。

可是自从李子玉来到这家所谓的公司附属医院之后,李子玉才知道自己是大错特错了,设备如此之全、之精良的医院在中国可谓少见,同时还有大量的医科书籍可供医生借阅。与其说是在这里实习,倒还不如是在这里学习更准确。

“不是吧!子玉,你没犯神经吧!你想翻译这些书?我的个天哪!这些书要是想翻译出来没有几十年那行,等你翻译出来估计也早都落伍了。子玉你是不是闲出毛病来了!”

听到李子玉说要翻译这些书籍,王朝梁差点没被他的这个想法给吓死,这个设想也忒伟大了,伟大的跟本不可能实现。

“我没说我一个人行,医院里来治病的人并不多,来得也大都是外科多些,我是想咱们大家一起做。等译出来出之后,大家的母校都可以得到一份。一年一个人译一本的话,咱们一年也就能译出近百本。这里头的书大多数都是学校里没有的,再则在译文的同时还能提高你我的外文水平。朝梁你说是不是?而且翻译出来的书,还可以整理出版,也可以接济你我生活不是吗?怎么样,我们一起干吧!先去劝说别人。”

李子玉在那劝说着王朝梁一起投入自己认准的翻译大计之中,在李子玉看来,如此利已利人的好事,岂有就此放过的道理。

“好了,好了!我说不过,你也别译书了,你要是想不妨把这些中文版的医科书,抄写一份以后给学校送去,我想这些内科、外科、眼科这些诸类书籍对学校的老师还有学弟们的帮助会更大一些。要是想发财的话,还是拿这些去出版吧!真不知道那些书是谁编的,确实不错。”

听李子玉如此这般劝自己,王朝梁便指着另外几排书柜说到,那几排书柜里摆放的都中文版的病理学、外科学、内科学之类的书。相对于翻译这些外文书出版送给学校,那些配着大量照片的中文医科书,反而更适合送给学校。

实际上相比这些原文医科书,那些印制精美的中文书反而更吸引像王朝梁这些医生,除了没有文字障碍之外,更重要的其中教授的很多专业知识,都是更新的专业知识,再加上其中还配有大量印制异常精美的图片。

王朝梁所说不假,这些书如果拿到学校里给他们的那些学弟的确是很有帮助,要知道这些书可都是司马找专职人员在后世的医科书中删解一些太过朝前的知识之后,又配上了大量的图片。然后找打字员一个字一个字重打、重排版、重校对,其后再转换成繁体字,再用快印设备印刷总装定成册。

毫不犹豫的说,这个图书馆里头的这些中文版的医科书,其上面专授的医学知识至少比外界先进十数年,尤其是关于外科手术和内科病理的资料。

“哎!行了你!别乱扯了,你有没有感觉,那些像王院长那样从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在这都有一种身在象牙宝塔的感觉。咱们这医院的设备也太先进了一些吧!用王院长的话说,就是美国第一流的医院,估计设备也不会比咱们这医院好多少。”

李子玉听到王朝梁这么涮到自己,于是开口说到想借此转移一下话题,“象牙宝塔”这个外号是众人口中用来形容医院的代名词。

在这里些医生的眼中,西北公司附属医院和他的图书馆就像“象牙宝塔”一样,里面的宝贝总是会让人们不时为之一亮。

医院的各个科室,种类繁多的医疗器械,尤其是像国内所末有的x光机、呼吸机、心电图仪以及其它各类的价值昂贵的医用器械,总是会让初来都为之惊叹。

整个医院的仪器设备,质量在国内绝对是超一流的,就连数量都达到一个让人感觉有些奢侈的地步。图书馆的藏书无论数量或是质量也更是国内第一,正是如此现在的医院,才成了大家口中的象牙宝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