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1看书网 > 动力王朝 > 第498章 追上门来

第498章 追上门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PS:兄弟们,已修改,不好意思,昨晚打算眯一下再起来的,没想到直接睡着了,实在是抱歉,对不住了兄弟们。

————————————————————————

“是啊陈董,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对加工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和刀具的要求很高,咱们现在的技术根本就实现不了啊。”

“可变气门正时的机械加工部分其实还好,咱们不是从德国弄来了一批精度很高的二手机床么,这些机床用来加工凸轮轴倒是问题不大,但电磁阀就只能外购了……”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虽然低速扭矩不错,但中速时的扭矩表现就差了点,还要配合可变气门升程技术来使用才最好,这么一来,四气门技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再加上可变气门升程技术,这技术难度增加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还不止是这样呢。还要有专门的电路和程序来控制电磁阀和可变凸轮轴相位调节器打开和开启的时间,这些工作咱们以前都没有做过,国内根本就没有部门和研究院所进行过相关的技术研究,如果要实现,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运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难点所在,总之就是想要在金凤680Q上实现低速高扭矩输出,难度很高,非常高。

毫无疑问,可变气门正时技术配合可变气门升程技术一起使用,的确能够大幅度改善金凤680Q发动机的整体性能,但以润华实业现在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来说,机械硬件部分还不是太大的问题,但在控制逻辑、系统标定等电子技术方面,就是完全的两眼一抹黑,想要做出来,这时间根本就没法预测,甚至有人认为,既然技术难度这么大,那咱们就先只做每缸四气门技术好了,四气门技术也不错,了不起再调整一下压缩比,这样不就行了么?

“不行!”

面对这种“只要比以前的技术好点就行”的论调,陈耕明确的表示反对:“大家要清楚一点,我们润华实业的竞争对手是上汽大众,在不远的未来还要加上一个一汽奥迪,作为世界级的汽车生产商,他们不但技术实力比咱们强得多,还有一个‘外国著名汽车品牌’的金子招牌,如果咱们不能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凭什么和他们竞争?”

陈耕这话一出口,大家都沉默了:是啊,随着老百姓们的见识越来越多,一种“外国的东西就是比中国的好”的观点已经成了社会的共识,本来老百姓就有些看不起自己的品牌,如果润华实业在质量上再没有自己的优势,那凭什么和人家外国人竞争?

想到这一点,大家都有些惭愧。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陈耕语气一转,典型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虽然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和可变气门升程技术虽然很难,但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在这之前我做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

“真的?”听到陈耕这么说,刘明亮的眼睛顿时一亮,连忙问道:“陈董,您真的已经做了可变气门技术的研究了?”

不但刘明亮的眼睛亮了,其他人的眼睛也亮了:陈董在设计方面的天分大家是知道的,不夸张的说,陈董绝对是国内最好的发动机设计师之一,如果他已经提前开始了可变气门正时和可变气门升程的技术的研究,那就一定是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这个他们刚刚还觉得难度很大的技术,忽然间就变的似乎没有那么难了。

“当然,我总不能拿这种事情来和大家开玩笑吧?”陈耕笑了笑,想了想,又道:“这样,不如这样,除了可变气门正时和可变气门升程之外,我们再给680Q做一点技术升级:第一个,重新优化一下曲轴和发动机的平衡;第二个,想办法降低一下发动机个零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和四气门技术这三个难点由我来带队,其他的大家再重新编组,大家觉得怎么样?”

怎么样?当然很好啊,大家连忙点头。

只是看着陈耕给出的研发路线图,要求三个月之后做出第一台样机,大家都有点挠头了:3个月做出一台带有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四气门技术、长行程活塞技术、双平衡轴技术的发动机,这真的有可能吗?就算是在金凤680Q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研发,这难度也和重新开发一台全新的发动机差不了多少了吧?

“我知道大家心里有疑问,”面对大家的疑问,陈耕的脸上却是无比笃定:“我说三个月能够做出来,就一定能够做出来,只要大家能够按照我给出的研发进度表完成自己的研发任务,那就没有问题。”

真的?

听到陈耕这话,大家忍不住再次低头看来一眼自己的任务进度表,心里大致盘算了一下,然后惊讶的发现:似乎还真的是这样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压力比较大,但绝对不是做不到……嗯,如果是这样,那倒真的是没有多大问题了。

————————————————

润华实业这里喜气洋洋,田中信一郎确实急的整个人都要疯掉了。

在无意中得知润华实业竟然开拓了公交车改装空调系统的新市场之后,田中信一郎就恨不得狠狠的抽自己连个嘴巴子:电装公交车专用型的空调压缩机啊,日本的公交车、大巴车几乎全都普及了空调系统,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可以帮那些没有空调的公交车加装空调?这根本就没有任何技术难度的好吧。

田中信一郎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办法搞清楚润华实业的空调压缩机的报价——他坚信小批量生产的润华实业根本没办法在成本上与电装相提并论,但在想办法弄到了润华实业与首都公交公司签订的合同之后,田中信一郎气的破口大骂陈耕卑鄙:润华实业的报价,竟然比电装的价格还要低一些。

要命的一点是,从润华实业采购空调压缩机不需要动用外汇啊。

不敢怠慢,田中信一郎连忙在第一时间将润华实业与首都公交公司签订的这份合同的复印件传真回了日本,并且郑重的向电装总部介绍了中国公交市场的情况:在中国,省会以上的一线,公交车总保有量超过30000辆,包括副省会级城市在内,保守估计公交车的保有量超过50000万辆,而且这些公交车基本上都没有安装任何的空调系统!

田中信一郎反馈回来的信息立刻得到了电装株式会社总部的高度重视:50000辆等待加装空调系统的公交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